首页:中华会娱乐:首页。北京青年报11月7日消息,近期,有北京市民爆料称,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肉松类产品配料为“猪肉味豆粉松”,这种豆粉松“原料跟猪肉无关,是豌豆粉加猪肉香精混合而成”。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,加入了少许肉粉的豆粉松“假扮”肉松做内馅儿,几乎已是烘焙行业内公开的秘密。厂商为了降低成本,使用的并非真正的肉松。
对此,食品行业专家表示,目前国内肉松类制品尚无统一标准,如果以豆粉或肉粉松为配料,但产品名称却打着“肉松”的名义,这种做法将涉嫌欺诈消费者,一经发现可向相关部门举报。
肉松面包没有“肉松”? 线日,在姚家园路上的一家便利店内的烘焙食品货架上,北青报记者看到,上面码放着一排净含量110克,正面用醒目字体标注的“肉松面包”。掰开面包,发现馅料中的“肉松”基本为粉末状,纤维较细。同时,北青报记者注意到,在其包装背面的“配料表”上,标明这种“肉松面包”的主要配料为“牛肉味肉粉松”,由鸡肉、豌豆粉、味精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混合而成。
肉松与肉粉松有何区别?福建省罗源县某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生产商告诉北青报记者,肉松是由鸡肉、猪肉或牛肉等肉类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,但肉粉松则是由豌豆粉混合了部分肉粉等制成,两者的制作成本和营养价值差距较大。“添加豆粉越多就越便宜,相对来说,虽然豆粉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,但其营养价值会低很多。”
那烘焙坊和市面上的肉松面包、肉松卷、肉松饼等,使用的馅料都是真正的肉松吗?
生产商还介绍,按照批发商的要求,他们可以生产豆粉和肉粉任意比例配比出的“肉松”,但纯肉的会贵很多,“纯鸡肉的每斤23元,纯猪肉的每斤25元”。对此,批发商解释,“真正肉松的制作成本价较高,基本上2.5斤肉才能生产出1斤肉松”。此外,批发商告诉北青报记者,按照上述豆粉和肉粉的价格,基本上只要配比出15元一斤的肉粉松,就能“吃出肉味”、“也能吃出纯肉松的丝状感”。
上述生产商对北青报记者透露,即使是7元一斤的“豌豆肉粉松”,里面也一定会含有少量的肉粉,不会完全是豆粉,“这是因为肉松生产行业有相关规定”。
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,肉松的生产应遵循SB/T/10281-1997的行业标准,其该标准中对“肉松”做出如下定义:用畜、禽瘦肉为原料,经煮制、撇油、调味、收汤、炒松、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。而“肉粉松”则是“用畜、禽瘦肉为主要原料,经煮制、撇油、绞碎、调味、收汤、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和适量面粉炒制成的颗粒状的肉制品”。
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,目前多数肉松类制品如“肉松面包”的“执行标准”为“GB/T20981-2007”。对比标准细则发现,加入肉制品的面包应属于“其他面包”一类,标准中仅要求“符合产品应有的滋味与口感,无异味”,而有关食品馅料的GB/T 21270-2007标准中,也未对“肉松”馅料做出更为细致的要求。
朱丹蓬还提醒,为了增添肉香味,“肉粉松”通常含有肉味添加剂,虽然少量食用对人体危害不大,但如果积累到一定量,将会影响身体健康。此外,作为普通消费者,实际上很难将加入肉味添加剂的“肉粉松”与真正肉松区分出来,他建议,可从品牌或者售价等外部因素加以分辨。“大品牌的,售价较高的,通常是有保证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