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-17娱乐挂机「主页?玉溪红塔区是一座美食之都,米线、木瓜水、豆末汤圆、烤鸭等各色美食……从早到晚、从北到南,裹挟着麻、辣、甜、咸、香的滋味挑动着味蕾,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天堂。
玉溪米线品种繁多,鳝鱼米线绝对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。鲜香的鳝鱼、清香的薄荷、细滑的米线、酥软又不油腻的猪皮,吃上一口,多种味道同时在口腔化开,让人回味无穷。鳝鱼米线佐料齐全、汤味鲜香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。
丁记田间鳝鱼米线:玉溪市红塔区东风北路与许家湾路交汇处玉昆商务楼一楼,;
铜锅鱼是湖边渔民的家常菜。铜锅轻巧,传热又快,渔民去海边“拿”鱼,在沙滩上或鱼洞岩石旁,以三块石头做灶,再把铜锅架在石头上,舀清冷的湖水或泉水入锅,将活蹦乱跳的鱼放入锅内,盖上锅盖。随着水温上升,鱼儿频频用头顶锅盖,之后就悄无声息了。这时,放入葱、姜、大蒜、火烧干辣椒、薄荷,煮熟即可尝鲜了。
以高原湖泊所产多种名贵鲜鱼烹制的全鱼宴堪称江川湖鲜美食一绝。汤鲜肉嫩的铜锅大头鱼,咸鲜清淡的菊花鱼卷,外香里嫩的荔枝鱼圆,酥脆喷香的炸鱼排,脆嫩酸甜的双椒炒鱼肚,醇厚回味的锡箔包烧烤青鱼……摆盘精致、搭配多彩、味道丰富,既是舌尖上的盛宴,也是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,每一口都能品出江川千年的韵味与传承。
扒猪脚是澄江比较诱人的一道地方菜,肥而不腻,口感爽滑。一碗扒猪脚,既补荤解馋又爽口。扒猪脚做法极简单,就是把猪小腿在锅中煮到扒烂,捞到碗中,略加汤汁,洒上芫茜和干辣椒面即可。烀扒的猪脚,讲究扒而不烂,离骨即可。不扒,难入口;太烂,没有品相。好的扒猪脚,脚面的皮肉入口即化,而软骨蹄筋则略有弹性。
魏氏豌豆粉起于清代乾隆年间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魏氏豌豆粉用料讲究,用干豌豆粒,磨瓣去皮,用水泡发后,掺水磨成浆,经过滤、熬煮成糊,冷却后凝结而成。质地细腻滑嫩,色泽姜黄,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,经刀工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。同时佐料也很重要,配上本地用酸梨酿造出的醋是必不可少的。普遍采用的佐料有:清酱(咸甜各半)、菜油辣椒、芝麻油、花椒油、梨醋(加入适量红糖)、白甜酱、蒜泥、姜泥等。
煮炊锅,高汤的熬制、菜品的码放,都是有讲究的。将土鸡、排骨、老鸭一起煮,汤中除放食盐外,不加鸡精、味精等调料,这样的汤喝起来十分鲜甜,原汁原味。汤煮沸后往锅里依次加入肉类,如鸡块、排骨、酥肉等,待煮出香味后,再把小瓜、毛芋头、板栗、白菜、茴香结依次放入,最后放三线肉片、臭豆腐、豆腐圆子,一层层码起来,荤素搭配合理,大概20多分钟后,炊锅就可以抬上餐桌了。
豆汤米线对华宁人来说,是一种特殊的存在,每个醒来的清晨,一碗香浓的豆汤米线足以唤醒新的一天。用精选的豌豆配上各种香料,经过炒制、研磨、取粉等几道工序,便可以得到一份香气四溢的豆汤面粉。食用时,只需取适量的豆汤面粉加入筒骨汤或鸡汤中加以调制,再配上华宁人独爱的米线,加上简单的酸菜、芫茜等调料,一碗美味的豆汤米线就完成了。
“不到戛洒,枉到新平;不吃汤锅,枉到戛洒”。在戛洒,常听到当地人这样向客人推介他们的传统美食汤锅。戛洒汤锅“牛全席”,必不可少的有汤锅、麻辣牛血、腌生肉、火烤干巴丝、干黄鳝、腌鸭蛋、花米饭,再配上当地新鲜青嫩的山茅野菜,如甜菜、芭蕉花、棠梨花、攀枝花等,红红绿绿摆满一桌,风味主打酸、辣。
弯根是一种水生芋科植物,多产于元江热坝区,花、茎、根均可食用,可炒、煮、炖、腌等,其味甜美,但最有名的是腌制的弯根酸菜,弯根酸菜的加工可分为干腌法和水腌法两种。过去多采用干腌法,其保质时间较长,但近年来因需求量大,大都采用水腌法,也称暴腌法。取其根部洗净,经过最费工的去皮工序后,加入盐、辣椒、花椒,揉匀便可入罐密封。因其水分较多,发酵较快,腌三四天就可食用,盛在盘子里弯弯曲曲、色泽鲜艳,味道酸辣爽口,深受吃货喜爱,是元江傣家人的传统美食,待客必不可少的佐餐佳肴。如今,弯根酸菜以其自然生态、风味奇特,扬名省内外,成为外地游客喜欢带走的元江特产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