诞生于1895年的施华洛世奇(Swarovski),凭借着先进的精确切割技术和仿水晶产品,闻名于世。
“施华洛世奇将关店3000家,裁员6000人”的消息冲上了热搜,截至发稿前,微博阅读量达到3亿,讨论量达到1.5万。
这家造玻璃的终于要垮了。据媒体报道,受疫情及重组计划影响,创立至今已有125年的施华洛世奇预计,
其核心水晶业务今年销售额或大跌逾33%至20亿欧元,此前曾预计增长4%至5%。同时,该集团还决定将裁员6000人,其中包括总部200个职位,同时关闭3000家精品店。此前,7月底,施华洛世奇宣布计划在总部裁员1600人,裁员人数占总部总人数的1/3。
就在吃瓜群众欢快的吃瓜时,9月7日夜间,施华洛世奇上海公司对外澄清,CEO罗伯特·布赫鲍尔在彭博采访中,
仅提到施华洛世奇将缩减全球3000家店铺网络,即关闭一小部分与新战略不符的实体店铺,会将现有部分店铺升级改造为全新零售概念店。
也有网友分析施华洛世奇关店是由于市场逐渐饱和,竞争加剧,其营销策略不太适合市场趋势。
就在网友们吃瓜的时候,当天晚间,关于“施华洛世奇否认将关店3000家”的消息上了热搜。
不管网友们的风向怎么转变,但是,独角Mall通过翻阅资料,可以发现施华洛世奇有些东西是不变的。
好的营销往往能够将毫无知名度的东西变得人尽皆知,施华洛世奇则是个中高手。
施华洛世奇混迹时尚圈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,其创始人丹尼尔与巴黎高级时装业创始人Charles Frederick Worth是好友,可以很方便的让朋友在其设计的衣服上用施华洛世奇产的水晶。
Dior,Chanel,Balenciaga这些品牌都和施华洛世奇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。还有,2002年,施华洛世奇开始
与维多利亚的秘密合作,独家供应水晶,像2016年维密大秀,这套秀服用了45万颗施华洛世奇的水晶。
与好莱坞电影蓬勃发展也不无关系。早在1939年的《绿野仙踪》里,服装设计师就用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去点缀多萝西那双经典的小红鞋。
玛丽莲·梦露在《绅士爱美人》中唱了一首拜金女对钻石的颂歌,但是在片中,她戴的珠宝是施华洛世奇提供的水晶做的道具。而其在1962年为美国总统献唱生日歌时所穿的一身
和其它品牌合作营销,电影植入,为施华洛世奇营造了强大的品牌效应,而且施华洛世奇还特别擅长营造大场面。
还有纽约洛克菲勒中心那棵有名的圣诞树,2018年,施华洛世奇承包了树顶上的那颗星星,用了25000块水晶打造,总重达250公斤。
虽然施华洛世奇产品本身常被人diss,但是,不得不说,单从营销上来看,施华洛世奇真的是不遗余力,舍得花大本钱,也是这些营销,为其增添了大量附加值,价钱自然也水涨船高。
然而,营销可以带来巨大的名气,但是产品不行,很难产生复购,还会对口碑造成影响。
戴了没多久就会出现掉钻现象,甚至施华洛世奇的代表作品黑天鹅,会出现天鹅头掉落情况,和同价位项链相比,并不值得。专业的珠宝商认为,如果购买者个人认为戴着好看,那就是值得的,但是
在普遍认知中,施华洛世奇称其产品为仿水晶产品。但是,仿水晶也就相当于含铅玻璃,也就是在玻璃中加入一定的铅,可以大幅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质感。
施华洛世奇=玻璃。而施华洛世奇能够延续一百多年,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生产商,最大的依仗是其创始人丹尼尔·施华洛世奇发明了能够精准切割玻璃的机器,可以
将玻璃切得“如钻石般闪耀”的技术。并且,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制作工艺,一直到今天还是个谜,只有继承人知道,外界不得而知。
过度营销刷存在感,并未给施华洛世奇带来多少收益,加上最近几年,市场需求向高端珠宝转型,施华洛世奇的销售额几乎没有增长。
30.5亿欧元、33.7亿欧元、33.6亿欧元和34亿欧元的营业收入,增长缓慢。此外,作为施华洛世奇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2014—2017年期间,水晶业务分别取得
23.3亿欧元、26亿欧元、26亿欧元和27亿欧元的营收。核心业务在四年期间也只是在低位增长。到2019年, 欧陆手机app下载。
该品牌营业收入为35亿欧元,水晶业务营收为27亿欧元。(未曾收集到2018年销售数据)
从业绩来看,近6年时间,施华洛世奇业务增长乏力,今年受疫情影响,更是为其带来巨大危机。
将不排除其背后家族放弃部分股权,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寻求注资纾困。施华洛世奇首席执行官Robert Buchbauer
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施华洛世奇=玻璃的刻板印象早已形成,现在转向高端定制,施华洛世奇虽有很强的制造工艺,但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消费者的思维定式。
下一篇:没有了

